当前位置:首页文化民俗

北京民俗文化,栩栩如生的民俗画

  老北京的古老民俗不计其数,其中的民间活动别有一番风味,说说吹糖人儿、卖蝈蝈、卖雪花酪…现如今还流传大街小巷,可大部分已经被遗忘,甚至闻所未闻。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民俗图去感受一下老北京当年的行行业业。

  跑旱船

  跑旱船,也称荡湖船、划水船,是我国许多地区都盛行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。演出大同小异。女子双手持竹木制作的船形道具,艄公持橹在旁做划船状,边形边舞。

北京民俗文化,栩栩如生的民俗画

  织席

  将芦苇用线绳结成席,盖房时将其盖在檩上,上面再用泥覆盖。

北京民俗文化,栩栩如生的民俗画

  卖槟榔

  叫卖槟榔糕的,槟榔为生津液助消化的中药。槟榔糕的制法是在熬糖时放入切成薄片的槟榔,然后制作成小块出售。售卖者背着盛有槟榔糕的木制匣子,并带着一个布口袋。买时可收现钱,也可用妇女梳落的长发换取,其布袋即装头发用的。售者的吆喝为“乱头发换槟榔糕!”

北京民俗文化,栩栩如生的民俗画

  吹糖人儿

  在北京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中,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是吹糖人儿的了。糖耗子是最便宜简单的糖人儿,吹糖人儿的小贩从用布盖着的小铁锅中,挖出拇指大小的一块糖稀,放在手上揉成长条,然后放在木模子里,一吹,这条长的糖稀就膨胀起来,打开木模一看,竟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。“猴拉稀”就稍稍复杂些了,这是用手把糖稀捏制成一个小猴,立在一根小苇子杆上,底下是一个小糖碗,碗中放着一点稀糖糊糊,用一个耳挖勺大小的小糖勺舀着吃。

北京民俗文化,栩栩如生的民俗画

  卖琉璃喇叭

  琉璃喇叭是庙会或春节期间在厂甸卖的玩具。琉璃即玻璃。喇叭有两种:一种是小孩玩的,约一尺多长;另一种是CR玩的,长约三尺。同时出售的还有一种用极薄的玻璃烧制,状似葫芦的玩具,名曰“响葫芦”,北京又管它叫“倒掖气”、“扑扑噔儿”。所谓“倒掖气”是必须用呼吸的方法吹出声音;“扑扑噔儿”则是象声,因它全靠前面的玻璃来回震动,发出“扑噔、扑噔”的响声。

北京民俗文化,栩栩如生的民俗画

  拾粪

  也就是掏厕所的,身背木桶手拿木把铁勺,晚上时还会拿一三面用纸一面玻璃的诸葛灯。

北京民俗文化,栩栩如生的民俗画

来源:
推荐图文
  • 04-08民俗惊蛰含义:惊蛰时节春雷一响万物长
    04-08 民俗惊蛰含义:惊蛰时节春雷一响万物长

    惊蛰,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蛰,就是藏的意思,一声春雷,不仅惊醒了藏在地下冬眠的昆

    民俗惊蛰含义:惊蛰时节春雷一响万物长
  • 04-08小满节气,人生小满
    04-08 小满节气,人生小满

    人生小满,足矣 小满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今年小满时间为5

    小满节气,人生小满
  • 04-08北京民俗文化,北京风俗
    04-08 北京民俗文化,北京风俗

    知堂在晚年写了一篇《北京风俗图》的短文,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了,知堂用了笔名荣纪

    北京民俗文化,北京风俗
  • 04-08民俗文化童趣:二十年前割麦的童年
    04-08 民俗文化童趣:二十年前割麦的童年

    二十年前割麦的童年,看哭了多少人,你是否也感慨万千呢? 二十年前,中国农村几乎还没有自动

    民俗文化童趣:二十年前割麦的童年
  • 04-08中国民俗别称大全,建议收藏!
    04-08 中国民俗别称大全,建议收藏!

    民俗别称,都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和传承。你知道多少,又能记住多少呢?这个总结非常实用,赶紧

    中国民俗别称大全,建议收藏!
  • 04-08北京民俗文化,栩栩如生的民俗画
    04-08 北京民俗文化,栩栩如生的民俗画

    老北京的古老民俗不计其数,其中的民间活动别有一番风味,说说吹糖人儿、卖蝈蝈、卖雪花酪

    北京民俗文化,栩栩如生的民俗画